麃
麃字概述
〔麃〕字拼音是 páo biāo,部首是鹿,总笔画是15画。
〔麃〕字是半包围结构,五行属水。
〔麃〕字仓颉码是IPF,五笔是YNJO 86 、 OXXO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TXUO,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麃〕字的UNICODE是U+9E8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579,UTF-32:00009e83,UTF-8:E9 BA 83。
麃的笔顺
麃的意思
麃
1páoㄆㄠˊ基本解释
◎古同“狍”:“豺狼逐野~。”
详细解释
名词
1.同“麅”。古书上指一种像獐的独角兽small spotted deer; roe。
大麃,牛尾一角。 —— 《尔雅》
2.禾穗芒bard; spike。
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 《诗·周颂·载芟》
麃
2biāoㄅㄧㄠ基本解释
①古通“穮”,除草:“厌厌其苗,绵绵其~。”
②草莓。
③〔~~〕勇武的样子。
④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假借为穮。耕耘till。
厌厌其苗,绵绵麃其。 —— 《诗·周颂·载芟》
2.另见 páo。
麃字的翻译
- till, plow
- ausscheiden, aussondern , Biao (Eig, Fam)
- désherber
麃的国语辞典解释
麃
1biāoㄅㄧㄠ详细解释
形
◎参见“麃麃”条。
动
◎除去田间杂草。
《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汉•毛亨•传:“麃,耘也。”
麃
2páoㄆㄠˊ详细解释
名
1.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獐鹿属。大眼睛大耳朵,颈长尾短,后肢比前肢略长,臀部灰白色。雄的头顶长角。食野果、青草、菌类等,分布于欧、亚两洲。肉可吃,毛皮可做垫褥、皮革等。
2.麋鹿。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裴骃集解引韦昭曰:“楚人谓麋为麃。”
麃的两岸词典解释
麃
1biāoㄅㄧㄠ详细解释
◎〈书〉除去田中杂草。通“穮”。
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诗经‧周颂‧载芟》)。
麃
2páoㄆㄠˊ详细解释
◎古书上指鹿的一种。
麃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望山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龙岗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麃字组词
含麃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