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ㄧˋ

骨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AC0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骨部

17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MERF

BBHWJ

LWNE

76240

7549

8734

U+9AC0

[25545251132511312]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髀字概述

〔髀〕字拼音是 bì,部首是骨,总笔画是17画。

〔髀〕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髀〕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髀〕字仓颉码是BBHWJ,五笔是MER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LWNE,中文电码是7549,区位码是8734

〔髀〕字的UNICODE是U+9AC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616,UTF-32:00009ac0,UTF-8:E9 AB 80。

〔髀〕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髀的笔顺

髀的意思

ㄅㄧˋ

基本解释

大腿,亦指大腿骨。~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详细解释

名词

1.股部;大腿 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髀髋(大腿和臀部)

2.髀骨,大腿骨hip bone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淮南子·人间训》

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

髀字的翻译

  1. buttocks; thigh, thigh bone
  2. cuisse

髀的国语辞典解释

ㄅㄧˋ

详细解释

1.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唐•颜师古•注:“髀,股骨也。”

2.古时用来测量日影的表。如商、周之时的《周髀算经》。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髀,股也;股者,表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髀的两岸词典解释

ㄅㄧˋ

详细解释

〈书〉大腿;也指大腿骨。形容久处安逸,无所作为)|抚髀击节。

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多了。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髀的字源字形

髀(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髀(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髀(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髀(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髀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