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o ㄋㄠˊ

金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9403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金部

20画

12画

左右结构

QFFQ

CGGU

PBBG

84112

U+9403

[34112431121121121135]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竖、横、横、竖、提、横、竖、横、横、撇、竖弯钩

鐃字概述

〔鐃〕字拼音是 náo,部首是金,总笔画是20画。

〔鐃〕字是左右结构,。

〔鐃〕字仓颉码是CGGU,五笔是QFFQ,四角号码是,郑码是PBBG,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鐃〕字的UNICODE是U+94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891,UTF-32:00009403,UTF-8:E9 90 83。

鐃的笔顺

鐃

鐃的意思

náoㄋㄠˊ

基本解释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比鈸大。

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但沒有中間的錘。

鐃字的翻译

  1. cymbals; hand bell; disturb
  2. Nao (chin. Bronzeglocke ohne Klöppel)​ (S, Mus)
  3. clochette militaire pour arrêter les tambours, cymbales

鐃的国语辞典解释

náoㄋㄠˊ

详细解释

乐器名:(1) 青铜制,形似铃无舌,体短而阔,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用以止息击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汉•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2) 铜制的打击乐器。一副两片,形状像钹,但中间隆起部分较小。《清史稿•卷一○一•乐志八》:“铙,笵铜为之,面径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贯紃,左右合击。”

搅扰。

《庄子•天道》:“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鐃的两岸词典解释

náoㄋㄠˊ

详细解释

1.打击乐器名:

2.(1)铜制,形似铃,无舌,有短柄。多在行军时,用来停止击鼓。

3.(2)铜制,形似钹,但中间隆起部分比钹小。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鐃的字源字形

鐃(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鐃(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鐃(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鐃字组词

鐃开头的词语

更多…

鐃结尾的词语

更多…

鐃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鐃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