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
臑字概述
〔臑〕字拼音是 nào,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8画。
〔臑〕字是左右结构,。
〔臑〕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臑〕字仓颉码是BMBB,五笔是EFDJ,四角号码是,郑码是QFGL,中文电码是9140,区位码是。
〔臑〕字的UNICODE是U+81D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233,UTF-32:000081d1,UTF-8:E8 87 91。
〔臑〕字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臑的意思
臑
1nàoㄋㄠˋ基本解释
①牲畜前肢的下半截。
②中医指人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
详细解释
名词
1.人的上肢。亦指臂之羊矢穴 upper limbs?臑,臂羊矢也。——《说文》
2.按,臂上也。羊豕曰臑,在人曰肱。
肩臂臑。 —— 《仪礼·少牢馈食礼》。注:“肱骨。”折肩肋肺臑。 —— 《仪礼·乡射礼记》
3.牲畜前肢的上部forelimb。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 —— 《史记·龟策列传》
动词
◎通“臑”。煮 boil; cook鼎臑盈望,致和芳只。——屈原《大招》
臑
2érㄦˊ详细解释
动词
1.通“胹”。煮,煮烂boil; cook。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 《楚辞·招魂》
臑鳖(煮烂的鳖肉)
2.另见 nào。
臑字的翻译
- soft
- Oberarm (S)
臑的国语辞典解释
臑
1rúㄖㄨˊ详细解释
名
◎羊、猪等牲畜的前腿。后泛指人的上肢或动物的前肢。
《说文解字•肉部》:“臑,臂,羊豕曰臑。”清•段玉裁•注:“谓人之臂在羊豕则曰臑也。”《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肩臂臑。”
臑
2érㄦˊ详细解释
副
◎肉煮至熟烂。
《文选•枚乘•七发》:“熊蹯之臑,勺药之酱。”唐•李善•注:“臑,熟也。”
臑
3nàoㄋㄠˋ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臑的两岸词典解释
臑
rúㄖㄨˊ详细解释
◎〈书〉牲畜的前肢;人的上肢。
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肩臂臑(《仪礼‧少年馈食礼》)。
臑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臑字组词
含臑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