牚
牙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725A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牚字概述
〔牚〕字拼音是 chēng chèng,部首是牙,总笔画是12画。
〔牚〕字是上下结构,五行属金。
〔牚〕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牚〕字仓颉码是FBRMH,五笔是IPKT,四角号码是,郑码是KOJH,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牚〕字的UNICODE是U+725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274,UTF-32:0000725a,UTF-8:E7 89 9A。
〔牚〕字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牚的笔顺
牚的意思
牚
1chēngㄔㄥ基本解释
◎chēng ㄔㄥˉ 同“撑”。
详细解释
动词
1.同“撑”。支撑,抵拒support。
2.拨stir; poke。
3.另见 chèng。
牚
2chèngㄔㄥˋ基本解释
①斜柱。
②桌椅等腿中间的横木。
详细解释
名词
1.斜柱。也作“樘”slanting pillar。
枝牚杈枒而斜据。 ——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2.牚儿 cross bar; horizontal timber across the legs of a chair or table。桌椅等腿间的横木。
3.另见 chēng。
牚的国语辞典解释
牚
chēngㄔㄥ详细解释
名
◎斜柱。
《广韵•去声•映韵》:“牚,邪柱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枝牚杈枒而斜据。”李善注引张载曰:“牚,眉梁之上也,各长三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牚的两岸词典解释
牚
1chēngㄔㄥ详细解释
◎支撑;抵住。同“撐”。
牚拒。
牚
2chèngㄔㄥˋ详细解释
1.斜撑著的支柱。
这堵墙靠根牚拄著。
2.桌椅等腿与腿中间的横木,可增加牢固。
这把椅子断了根牚。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牚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牚字组词
含牚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