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木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6A58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橘字概述
〔橘〕字拼音是 jú,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6画。
〔橘〕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橘〕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橘〕字仓颉码是DNHB,五笔是SCBK 86 、 SCNK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XML,中文电码是2904,区位码是7357。
〔橘〕字的UNICODE是U+6A5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224,UTF-32:00006a58,UTF-8:E6 A9 98。
〔橘〕字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橘的笔顺
橘的意思
橘
júㄐㄩˊ基本解释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红。~络。~黄色。~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 从木, 矞( yù )声。 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 同本义 orange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 实际上是浆果, 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 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
橘字的翻译
- orange, tangerine
- Mandarine ( 橘子 ) (S)
- mandarine
橘的国语辞典解释
橘
júㄐㄩˊ详细解释
名
◎植物名。芸香科柑属,小乔木或灌木。枝纤细有刺。叶狭长而尖,叶柄与叶片间有关节。花白色五瓣。秋天结果实,也称为“橘”,形小而扁圆,果皮为红黄色,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果皮、种子、叶片等均可入药。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橘的两岸词典解释
橘
júㄐㄩˊ详细解释
◎植物名。小乔木或灌木。枝纤细有刺,叶狭长而尖,叶柄与叶片间有关节。花白色五瓣。秋天结果,果实也叫橘,呈圆形,果皮为黄绿色,果肉多汁,味酸甜。果皮、种子、叶片等均可入药。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橘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