帨
巾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5E28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帨字概述
〔帨〕字拼音是 shuì,部首是巾,总笔画是10画。
〔帨〕字是左右结构,。
〔帨〕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帨〕字仓颉码是LBCRU,五笔是MHUQ,四角号码是,郑码是LIJR,中文电码是1599,区位码是。
〔帨〕字的UNICODE是U+5E2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104,UTF-32:00005e28,UTF-8:E5 B8 A8。
〔帨〕字属于三级汉字
帨的意思
帨
shuìㄕㄨㄟˋ基本解释
①佩巾:“无感(撼)我~兮。”
②用巾擦手:“皇帝~手取觯。”
③蒙,覆盖。
详细解释
名词
◎佩巾。同“帅” woman's shawl。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后世遂称女子的生辰为帨辰。
动词
1.拭擦 sweep; wipe。如:帨手(擦手)
2.蒙,覆盖cover。
帨以文锦,一灯三之。 —— 清· 张岱《陶庵梦忆》
帨字的翻译
- handkerchief, kerchief, shawl
- Schnupftuch, Taschentuch (S)
- mouchoir
帨的国语辞典解释
帨
shuìㄕㄨㄟˋ详细解释
名
◎佩巾,即手帕。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汉•毛亨•传:“帨,佩巾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帨的两岸词典解释
帨
shuìㄕㄨㄟˋ详细解释
1.〈书〉古代的佩巾、手帕。
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
2.〈书〉用巾擦手。
皇帝帨手取觯巾(《旧唐书‧礼乐志七》)。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帨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