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ㄧㄢˇ

口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565E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KWGW

ROMO

JOOO

68086

U+565E

[2513412512513434] 竖、横折、横、撇、捺、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点、撇、点

噞字概述

〔噞〕字拼音是 yǎn,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6画。

〔噞〕字是左右结构,。

〔噞〕字仓颉码是ROMO,五笔是KWGW,四角号码是,郑码是JOOO,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噞〕字的UNICODE是U+565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110,UTF-32:0000565e,UTF-8:E5 99 9E。

噞的意思

yǎnㄧㄢˇ

基本解释

(鱼)在水面张口呼吸:“水浊则鱼~。”

食,品尝:“今以荔枝赐将吏,~之则知其味薄矣。”

猛烈。

详细解释

1.鱼浮出水面呼吸。

《淮南子•主术》:“夫水浊则鱼𪡋,政苛则民乱。”

2.食、尝。

三国魏•曹丕〈诏群臣〉:“今以荔枝赐将吏,𪡋之则知其味薄矣。”

噞字的翻译

  1. the movement of a fish's mouth at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噞的国语辞典解释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1.鱼浮出水面呼吸。

《淮南子•主术》:“夫水浊则鱼𪡋,政苛则民乱。”

2.食、尝。

三国魏•曹丕〈诏群臣〉:“今以荔枝赐将吏,𪡋之则知其味薄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噞的两岸词典解释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1.〈书〉鱼浮出水面呼吸。

夫水浊则鱼𪡋,政苛则民乱(汉‧刘安《淮南子‧主术》)。

2.〈书〉食用;品尝。

今以荔枝赐将吏,𪡋之则知其味薄矣(三国魏‧曹丕〈诏群臣〉)。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噞的字源字形

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噞(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噞(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噞(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噞字组词

噞开头的词语

噞噞 更多…

噞结尾的词语

噞噞 水浊鱼噞 更多…

噞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噞字的成语